
2025年9月4日,由沈阳药科大学教育部智能药物递送系统设计与评价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以下简称“国合实验室”)主办、丹麦哥本哈根大学药学院承办的“教育部智能药物递送系统设计与评价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2025年学术委员会会议暨药学前沿与药学教育国际学术论坛”在丹麦哥本哈根成功召开。沈阳药科大学程卯生教授率10名师生赴哥本哈根大学线下参会,来自中国、美国、日本、丹麦、新加坡等国家的13位国合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以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形式参加此次会议。

国合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哥本哈根大学药学院前院长、名誉教授Sven Frokjær代表承办单位对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回顾了哥本哈根大学与沈阳药科大学长期以来的合作基础与成果。他表示,期待通过此次会议进一步推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的发展,深化两校在药学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程卯生教授代表学校向哥本哈根大学对本次会议的大力支持以及各位专家对国合实验室建设发展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他表示,学校将继续支持国合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期待在中外专家共同支持下,国合实验室能取得更多突破性成果,拓展国际合作网络,为全球大健康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国合实验室中方主任孙进教授代表实验室作年度工作报告,详细汇报了实验室2024年度在科研进展、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的成果。与会专家对实验室取得的成绩予以高度评价,并就实验室的未来发展方向展开深入研讨,提出了多项建设性意见。专家组指出,实验室建设已取得实质性进展,建议未来进一步拓展国际合作,通过互派学生、共建国际教学平台等途径加强人才培养,促进基础科学合作研究,加快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进程。



随后,我校无涯创新学院孙进教授、罗聪教授以及药学院毛世瑞教授分别作题为《基于溶瘤病毒的智能药物递送》《小分子自组装纳米药物》《疾病特异性颗粒设计提升肺部递药效率》的学术报告,展示了学校在药物递送系统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2018年,学校以药剂学国家级重点学科为依托,瞄准世界药学科技前沿,聚焦药学关键领域和重大需求,联合日本京都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日本东邦大学等国外相关领域优势高校平台,共建“智能药物递送系统设计与评价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为学校加快教育对外开放、深化国际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未来,学校将紧抓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建设契机,积极融入国际药学创新体系,为“健康中国”事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